华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延安精神教育活动
时间:2015-09-15 作者:赵鹏 点击:
次
8月1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缅怀先烈,感受创业艰辛,立足本职工作。华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及先进员工前往革命胜地延安,开展延安精神教育活动。
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1931年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第一站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主要介绍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陕西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下一站到达杨家岭和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点。就是在这样狭小、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谱写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最后我们去了南泥湾,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现在,南泥湾供游人参观的有当年开垦的大片梯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时值大生产运动展览馆进行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我们一起高歌那首曾感染无数人的《南泥湾》……
从延安回来以后,我一直沉浸在此次出行所带给我的震撼当中,我被延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淳朴的民风而感染。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用他们的普通,成就了这一方不普通的圣地。十三载春秋南瓜汤、小米饭使一代天骄挥斥方酋,使一个个民族精英驰骋疆场。这儿的沟沟梁梁,处处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回顾党的历史,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国如此,企业亦如此。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和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我们唯有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认真学习,完善自我,踏实工作,才能使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强企梦” “强省梦” “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