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借口 赢在方法
时间:2015-08-17 作者:郑刚伟 点击:
次
——也谈“不找借口 找方法”
记得前几年看过李君先生编著的员工职业化培训读本《不找借口 找方法》,觉得写得颇为务实而又生动富有哲理。是故恰有机缘,重拾此书,又认真细致地品读一番,愈发感到书中言辞、方法与智慧对于职场中的我们,无疑就是一笔财富,让我醍醐灌顶,受益颇深;这些智慧的珠玑也是一把钥匙,是开启我们职业化生涯,打开通往事业成功的钥匙。
我们什么时候才会找借口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重新审视,在工作中查找发现,当问题出现我们无法解决,而又未能及时汇报寻求帮助的情况下,被领导问起工作进展时,我们最容易想到找“原因”,其实就是为自己找借口,这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现象。
我们为什么要找借口呢?从在哪种情况下我们更容易找借口可以看出:之所以找借口,往往都存在于工作难度大做不了,事情繁杂不想干,有时还会有职责不明确,互相推诿扯皮;好面子,工作失误掩饰的情况。深入分析这些现象会发现,找借口归根结底是因为制度机制不健全,员工业务能力不足、职业精神缺失。
放弃借口,赢在方法。企业是一个团体、一个团队。团队执行力如何?取决于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遇到的问题有时会错综复杂,繁琐单一,但很多工作却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体只是某一个流程或者工作节点上的一个点而已,但每一个点相对独立却彼此牵制。当工作像流水线上的生产模式时,我们就必须要做到的就是精准化,精细化,按时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否则必将影响到下道工序的正常运转,甚至影响到整个机构的工作效率。当问题出现时,你可以找出各种理由推诿,搪塞没有完成的“原因”,但是运行机制的终端,直接面对是客户或者老板,他们能搪塞、推诿,找借口吗?如果可以,我们会给客户、自己的老板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行为不但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摒弃找借口,就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找借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归咎于自身职业素养缺失和工作能力不足。不找借口,敢于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勇于承担、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才是一种精神,是责任心强和政治素质可靠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换位思考,扬优抑劣,增强责任意识,以提升能力为抓手,着力剔除机制弊端,保障工作高效运转。
赢在方法,赢得发展。俗话说方法总比困难多。一是针对出现问题,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现有的资源,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强化执行效能,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二是运用思辨的智慧,审视制度流程和操作规范,调整完善制度机制,填补责任空白,夯实管理基础,实施精细化精准化管理与考核,使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三是增强团队意识,提高执行力,合作共融才能赢得发展。“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都身处与这样那样的集体当中,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却是无穷的。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存。四是要大胆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突破瓶颈。创新是推动发展永竭不尽的动力。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要有忧患意识,更要未雨绸缪,用创新的思维,敏锐的眼光,清晰的思路,完善的措施,高效地执行力,去开拓新的领域,谋求新的发展。
企业就是一条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只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共同进退,我们才能共享成果、同享光荣。诚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摒弃找借口的不负责任,用理性的思维,睿智的眼光看待问题,沉淀自己的素养,强化学习,补齐自身短板,提升工作能力,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战胜困难,开辟出快速成长、持续发展的坦途。